印度
电动汽车政策
贸易政策:印度政府为吸引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国际车企来印建厂,出台政策规定只要企业承诺投资至少415亿卢比(约合5亿美元),3年内开始在本地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即可获得税收优惠。
关税政策:任何定价在3.5万美元以上的进口电动汽车在5年内将只需缴纳15%的关税,每家承诺投资的车企,每年最多只能进口8000辆、5年总计4万辆电动车。
电脑产品进口政策
印度商工部外贸总局2024年12月11日公告,将电脑产品(主要包括笔电、平板、一体式桌机、伺服器等)进口许可措施的进口管理系统于2024年12月13日至2025年12月15日期间开放申请,核发的进口授权有效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泰国
价格不超过1500泰铢的货物政策
自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进口商品总值不超过1500泰铢(包括运费与保险费)的货物将免征关税。
泰国内阁已将对价格不超过1500泰铢的进口商品征收7%增值税的截止期限从2025年1月1日延长至2025年12月30日。
越南
小额商品快递进口政策
自2025年2月18日起,越南将停止对通过快递进口的小额商品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同时废除2010年发布的关于通过快递服务进口免税货物的越南政府总理第78号决定。
《增值税法》
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八次会议在2024年11月16日通过《增值税法》,其中规定了每年2亿越南盾的免税收入门槛,该法律将于2025年7月1日起生效。
缅甸
全面零关税
根据中缅两国贸易协定,到2025年中缅两国将能实现全面零关税。
老挝
贸易和运输便利化战略草案
2025年1月21日,老挝工业和商业部举行全国会议,批准2025-2030年贸易和运输便利化战略草案。该战略包括12项措施和23个项目,主要目标是将进出口许可证发放和认证时间至少减少40%,将国际检查站货物清关和处理时间减少50%,将老挝物流效率指数提高到至少3.4分,将运输路线上不必要的检查站至少减少50%。
零关税待遇
中国自2024年12月1日起对原产于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老挝可享受该政策。
孟加拉国
政府贸易政策
经济多元化:减少对服装业的过度依赖,推动IT、制药和造船等行业的出口。
改善投资环境:加大经济特区的建设力度,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
加强经济外交:将与有影响力的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外交重点,同时为特定行业提供税收优惠。
劳动力市场改革:重视劳动力技能培养,打击招聘机构的欺诈行为,寻找新的海外劳动力市场。
进口货物特惠税率
中国自2025年1月1日起,根据《亚太贸易协定》以及与有关东盟成员国政府间换文协议,继续对原产于孟加拉国的部分进口货物实施特惠税率。
大米进口关税
2024年10月31日,孟加拉国取消了大米进口关税,此前在10月20日已将大米进口关税从62.5%降至25%,并将大米进口的预付所得税从5%降至2%。
菲律宾
关税政策
菲律宾根据《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对来自东盟贸易伙伴约99%的商品取消了关税;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东盟贸易伙伴98.1%的商品保持零关税或现行最惠国税率。
新加坡
宽松货币政策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已下调2025年的增长和通胀预测,并采取了四年来首次的宽松货币政策,调整新元交易区间的斜率或范围,让新元走弱。此举旨在增强出口竞争力,抵消外部需求放缓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柬埔寨
数字贸易政策
柬埔寨正在起草2025-2030年数字贸易政策,该政策旨在推动柬埔寨的数字转型和经济增长,使柬埔寨在全球数字经济中具有竞争力,重点关注数字包容性,以弥合数字鸿沟,让社会各阶层,从企业到个人,都能利用数字贸易的优势。
澳大利亚
俄罗斯/白俄罗斯贸易关税
在2025年10月24日之前,继续对原产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商品额外征收35%的关税,但来自与澳大利亚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的原产于俄罗斯或白俄罗斯的商品除外。
新西兰
RCEP与AANZFTA商品关税
新西兰作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AANZFTA)等协定的参与方,2025年将继续按照相关协定执行关税政策,逐步降低或取消相关国家商品的关税。